科技的蓬勃发展,从“可能”中催生“当前”,万物不息,万物不止,万物未竟。这场永无止境的变迁是现代社会的枢轴。
——凯文·凯利《必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对社会生活的改变,使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科技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未来的社会将快速变化,以至于人们可能要面对一个形态难以预测的未来。
对常人而言,未来科技进步的难以预测,似如微观粒子不确定性在宏观世界的投影,虽然坍缩成了确定的形态,但在人们视界之外却又蕴藏无限可能。面对这样的不确定,人们可能将无法避免地重复祖先在进入工业时代时,经验主义失效的过往。而只有拥抱变化,在变化中探寻规律并灵活应对,才可以驾驭时代日夜变化的波涛。
现存信息互联网的价值缺失
互联网本身自然一直在持续变化之中,从仅能发送电子邮件,到可以视频聊天;从几百台电脑,到光纤连接各个大洲;从固定设备,到移动接入;超过40亿人,依靠互联网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借助互联网传递的信息,人们从工业时代的大规模线下区域性合作,逐渐转变为信息时代大规模线上全球性合作。
但互联网兆始的设计目标是解决信息的传递问题,而不解决价值转移的问题。具体而言,人们线下做交易,是直接的以钱易物,交易完成后所有权直接发生了变化。而互联网交易则不同,双方的交易信息不是直接转移,而是发送了一个原有交易内容的副本,就好比我们给好友发文件,好友收到后,文件并不从我们的电脑上消失。线下的100块在网络上可以复制出无数个100块,也就产生了多重支付等一系列交易信用问题。因此为了完成可信的交易,我们建立了很多第三方见证机构和交易中介,以他们为交易平台,或依靠他们的规模与声望为线上交易背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演化出了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产生了人工智能革命。人工智能开始从学者的论文和小说家的作品中走进人们的生活,在某些方面比人类更有智能的机器开始出现。如何同机器共存,逐渐将成为现代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
依靠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支付、互联网金融等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一方面,互联网让交易变得越来越方便,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更多的用户使用互联网取代线下交易。而另一方面,第三方见证机构规模因此不断扩大,形成了平台垄断,也就借机掌握了定价权。
人和人,人和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了变化。越来越激烈的商业与科技竞争使得人们需要在互联网上进行合作与交易,但是互联网本身不能实现如同线下交易一样的价值的直接转移。人们只能愈发依赖见证机构和交易中介,任他们予取予求。
伴随着互联网规模增长的放缓,第三方机构的规模成本和平台垄断,逐渐成为互联网交易成本的瓶颈。多个机构的跨境贸易,因为没有更大的机构为机构之间的贸易背书,多个机构之间的结算、尤其是跨境贸易结算困难重重,更限制了全球化合作。而上述这些门槛,限制了更多中小公司和个人在全球化合作中的参与,使得互联网时代,大型互联网公司轻松垄断了全球市场,中小公司难以生存。
再者,互联网信息复制性传播,无法在制度上确定传播数据的所有权。因此,对于创造有价值信息的个体与中小团体,在没有版权保护的情况下,很难通过创造信息在互联网上直接获取价值。但是掌握着信息分发权利的平台与搜索引擎,则获得了大量收益,只留下边角那些难以消化的残羹冷炙。
还有,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留下的数据和隐私信息,也可以被收集起来获取利益(最坏的比如大数据杀熟)。同样因为这些数据的所有权无法界定,生产出这些数据的用户,无法获得从这些数据中产生出的价值。
这些缺失,使得互联网革命创造的大部分价值归属于几个不多的互联网巨头,而大多数公司与个人,并不能从中直接获益。在互联网连接了全球,大公司垄断了市场,用户习惯了被动使用而不是参与获益之后,伴随着互联网人群规模的增长减速,互联网过去几十年高速的价值增长恐怕也将就此放缓。
区块链技术引领价值互联网崛起
在信息互联网即将面临增长瓶颈的时刻,区块链技术恰好出现。
区块链集成了分布式数据库和加密技术,打造了一个不可篡改的公开账本。区块链上的交易,交易的信息不再是原有交易信息的副本,而是如同线下的记账交易一样,直接变更所有权,并依靠共识机制,让交易被见证生效并不可篡改。这就使得在区块链上的交易无需依靠另外的第三方见证即可完成一笔可信的交易,而没有所谓多重支付的风险,这就使得区块链上的交易可以脱离以往的信任中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直接交易。
更进一步的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把交易合约同计算机编程语言进行了结合,依靠计算机语言,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交易方式,这也就产生了智能合约技术。如同是给一个账本加上了配套的法律合约。而对计算机来说,天然可以读懂这种用编程语言写就的合约,并自行完成执行。这样一来,就让交易的双方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人与智能机器、智能机器之间同样能够进行可信交易,并依靠智能合约保障交易的执行和安全可查。
如果再给智能合约再加上一个可以互动的界面,用户可以通过互动界面和智能合约互动,那便诞生了DApp(分布式应用)。如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APP一样,DApp同样是一类满足用户使用的应用软件,像FOMO 3D、GODS UNCHAINED、加密猫等都是其中非常知名的应用。GODS UNCHAINED制作还是用了一番心思的
与现有App不同的是,依靠背后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的驱动,DApp的后端数据库可以运行在区块链系统上,稳定性由整个区块链网络保证。而且DApp的数据可查,让DApp比原本的App在金融、资产管理等应用方面更加可信。这就减少了中小企业的运维成本,而且DApp自带的信用基础,也让中小企业不必依附于大型的中心化机构,节省掉并不便宜的信用和中介成本,从而更加机动灵活。
随着智能合约和DApp的发展,DApp和区块链的开发者,将可以如同自媒体兴起时一般,建立自己独特的DApp或者垂直领域的区块链系统积累用户,而与自媒体这些积累粉丝再转化变现过程不同的是,依靠区块链的代币经济学,可以直接实现价值的转移与变现。而代币实现的数据确权,让区块链上的开发者和数据所有者们,这些创造了有价值内容和数据的中小个体,通过收取数据授权费用的方式,也将能够在区块链的世界中直接获得价值。
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区块链技术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并且收益,并重新定义了人与人、人与机器的、机器与机器的关系,让整个系统可以不完全依赖于一个或几个中心。减少了垄断、信用、运维等一系列成本,变现路径也变得更加直接。中小企业的成本可以降低,个体的价值进一步放大。这样的正向激励可以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进来,释放出更多的活力,从而有更强可能性。这也是未来区块链公链的价值所在。
但是,现有区块链的系统,存在着容量瓶颈和确认缓慢的问题。如以太坊只支持每秒20笔并发交易(TPS),一旦系统火爆,很多的人同时使用这个网络,就会造成网络的拥堵。加密猫堵塞以太坊、FOMO 3D的得奖者也是依靠堵塞区块链上其他人的交易赢得奖金。另外,现在比特币交易的确认时间长达10分钟,在VISA等系统支持百万级TPS、秒级确认的当下。如果区块链系统不能解决这几个问题,就必然得不到普及应用。
针对扩容问题,各家区块链项目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如改变区块大小、交易确认时间、提升单个节点的处理能力、以及使用分片技术等。比如,QuarkChain1.0版本已经应用的原生状态分片技术,在测试网 256 个分片,50 个集群,每个集群 129 个节点的情况下,实现了14000+的TPS,并具备通过提高节点处理能力、以及优化分片等方式继续提高TPS的可能性,理论上可以达到10万+TPS,相对于现有系统,可以说已经具备了解决TPS瓶颈的能力。很快,TPS将不再成为影响区块链系统普及的首要问题。那么,区块链就能够得到普及了吗?
文章略长,让我们在这里简单总结一下。
1.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传递没有实现价值传递,交易需要依靠大型机构认证背书,而且互联网上数据的所有权不明晰。掌握了平台和数据的大公司享受到了获得了多数价值,大多数中小企业与个人只获得了少量价值。
2.区块链技术出现,依靠共识与代币实现了交易的可信和数据的确权。并通过智能合约和DApp的发展,构建了价值互联网。中小企业与个人能够在不依靠大型机构背书的前提下进行交易,在区块链上创造的内容,依靠代币带来了数据确权,并可以实现价值转移,这是对于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一次新的机会。个体的能量将进一步放大。
3.但是现有的区块链网络发展还不完善,有很多的问题,阻碍了区块链的进一步普及。比如吞吐量瓶颈带来的区块链扩容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已经被逐渐解决了。QuarkChain1.0依靠分片技术,在测试网已经达到了14000的TPS。因此,未来TPS将不再是区块链进一步普及的瓶颈。
但是即便解决了扩容问题,对于区块链本身,以及想要利用区块链技术创造价值的人来说,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
首先,现有的项目做得还不够标准化,也没有站在互联网巨人的肩膀上。因为区块链项目的火爆,市场上充斥着鱼龙混杂的项目,不同的项目由于愿景与技术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各个项目的合约标准不够统一,共识不够一致,还有各种各样的虚拟机与编程语言。这就使得开发者要在共识机制、编程语言、项目友好度方面进行各个要素的匹配与取舍,这就形成了准入门槛。各个项目泾渭分明,开发者被迫站队,这在区块链仍处于发展早期、没有更广泛普及的前提下切分了市场,分散了流量与用户。在区块链项目市值总和还不如Netflix一只股票的市值的前提下,想要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就必须以对开发者友好的态度实现对现有共识、智能合约等的兼容,让原有的互联网开发者能够容易的转入区块链开发,而无需考虑这些基本要素的匹配。
其次,个性化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可以说公链主要由四个模块组成:共识机制、虚拟机、账本和代币经济学。目前每个公链都是一个固定组合,往往可以满足一个或者某几个行业需求,却无法满足其他行业需求。有些团队或者个人想发挥自身优势,准备进入某一个垂直领域解决问题的时候,如果现有的项目没有办法实现他们的需求,比如TPS有限、或者使用了其他的共识机制等原因,他们就需要重新适配。就好比欧美用户使用新浪微博,因为用了英文导致微博不能兼容,他们就需要从底层开始重新搭建一个全新的支持英文的微博系统,这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对于中小团体和个人,重新开发一套底层系统,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他们都无法承担。对于一套成熟普及的系统,也不应该承担。
不同项目的四大模块对比
还有,链上代币经济生态仍不完善。目前很多中小项目方希望有自己的代币、自己的经济系统,不是因为这些项目方想要花费人力物力从0开始开发一套自己百分百掌控的系统,而是因为现有主流区块链系统对于多种代币的生态不提供支持,或支持不够完善。如以太坊上的ERC20的代币是不能ETH自由流通的,交易过程繁琐、还需要调用智能合约。这样,这些想要在一条公链上有所作为的团队,在面临自身价值变现的时候,就要经过如同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方路径变现,过程繁琐。因此,对于这些团队来说,与其在以后变现的道路上处处受制于人,还不如自己开发一套区块链系统,自己当家做主。
如果所有的项目方各起炉灶,全部”从0到1“,一方面会割裂区块链整体市场、分散资金,甚至产生公链大战,有志于开发DApp的团队被迫站队与适应,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大家都在做从0开始的重复劳动,消耗的成本,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白白消耗了自己真金白银的融资而进展缓慢。如此下去,即便解决了TPS问题,能够起到颠覆作用的杀手级应用的诞生也遥遥无期。
QuarkChain 2.0 用“灵活”呵护“可能性”的嫩芽
眼见区块链革命的第一缕曙光即将来临,无论是信仰者,还是逐利者,都在跃跃欲试,想要踏上这波浪潮的巅峰,以期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上述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区块链技术价值的光芒也只能蛰伏于层层密布的浓云之间,无法普照渐渐丧失生气的互联网世界。
针对这样的问题,先行者们不可能毫无觉察,作为有丰富分布式系统水平扩容经验的QuarkChain技术团队,参考以往谷歌、Facebook构建分布式系统的经验,并与现有的区块链系统比较发现,目前主流的区块链系统都缺乏灵活性。整套的系统,只能按照先人设计好的程序一丝不苟的运行,遇到新应用场景和行业剧变,涉及到底层功能、共识机制的修改时,要么艰难的进行分叉,要么只能被直接淘汰。
在QuarkChain 1.0版本针对TPS提出了解决方案之后,QuarkChain团队开始迈向QuarkChain 2.0版本的开发。为快速变化的区块链世界注入“灵活性”,QuarkChain继续依靠原生状态分片技术,不对未来做过多预测,而是开发一条灵活、能不断迭代、适应发展的公链。用灵活多变的适应性,迎接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即便是中小个体,也有一个参与并实现自身价值的“可能性”,从而共同在未来变化无妄天灾中生存。
具体而言,QuarkChain 2.0 将在1.0 版高吞吐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分片技术,让QuarkChain能够实现区块链公链的四个核心模块:共识机制、虚拟机、编程语言和代币经济学的可定制化,不同的分片可以使用不同的要素,而整个QuarkChain区块链网络不受影响。
QuarkChain 2.0将兼容目前主流的共识、虚拟机和编程语言。不同的分片可以运行不同的共识,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入驻分片,甚至可以通过与项目方协商实现这些要素的按需排列组合,灵活调配。开发者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设想构建自己的环境,而不需要在不同项目进行取舍,从而能够更快进入实际应用的开发。
同样,依靠灵活性,开发者也可以通过调配不同的要素,来进一步优化自己的项目,或者快速试错迭代。其他平台上的DApp,也能够轻松转移到QuarkChain,而无需重新开发适配。甚至可以与QuarkChain团队探讨定制化分片。
另一方面,QuarkChain 2.0将实现多原生代币结构,无论是垂直区块链项目,还是DApp,其代币均享有原生代币一样的功能,而无主次之分。这就让QuarkChain上的各个项目可以独立设计自身的代币经济学,而不会发生类似“明明是ERC 20代币的交易,却需要支付ETH作为GAS费”的情况。
追源溯流,区块链技术作为解决方案创造了更多的可能。而面对快速变化的未来,很难先验的得出“何种区块链系统将是未来DApp和垂直领域所需要的”问题的结论。因此,保留灵活性与进化能力的QuarkChain,选择让自己的区块链系统能够广泛兼容已有的共识机制、虚拟机、代币经济学。使开发者能够灵活调动,创造属于他们的更多可能。在面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时,依靠自身的适应性,将有更高的可能性演化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公链形态。
拥有成本与价值优势的区块链,将帮助更多个体实现价值,更多人的参与,将为区块链的加速落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QuarkChain 2.0相信这种可能性,并将致力于使“可能”成为现实。QuarkChain团队愿意同区块链世界的开拓者们一道,共同创造丰富的区块链生态,并共享创造出的价值。共同见证分散合作时代、价值互联网崛起时代的到来。